總部位于英國的市場分析和預測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財政刺激在幫助美國經濟復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未來幾年內,一些附加提案對建筑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工業主管馬克·基利恩 (Mark Killion) 表示:“我們已將美國就業計劃 (AJP) 納入我們的經濟預測。這是一個重要的假設。該計劃可以為增長提供大量動力。”
在公共衛生方面,接下來幾個月的發展也有可能對未來幾年產生影響。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基線預測2022年GDP增長7.3%。如果疫苗對新冠肺炎病毒變體的有效性有限,則增長可能略低于3%。如果通脹持續存在,增長率可能略低于6%。如果出現消費熱潮,增長可能會躍升至近10%。
基礎設施交易將刺激支出
制造業和建筑業的模型模擬表明,到2023年底,通過美國就業計劃 (AJP) ,產出將提高3.5%。該計劃將推動非住宅基礎設施項目支出的顯著增長。
“至少到明年和2023年,私營、地方、州和聯邦部門都有望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基利恩說。
聯邦的支出將出現最顯著的上升趨勢。預計2022年至2025年的年增長率分別為29.4%、26%、12.5% 和2.5%。四年期間將增長70%。相比之下,2015-2019年期間,聯邦支出僅增長了4.8%。州和地方的基礎設施支出也將通過該計劃獲得較大增長。預計未來四年將增長33%。來自私營部門的資金預計將增長37%。
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過去幾年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直在增長。2020年,私人住宅支出主要受到新建單戶家庭住宅和現有住宅改建的推動。預計到2026年,最大的增長將來自單戶住宅建設。
加快新房建設比較緊迫,而住房負擔能力也成為一個主要問題。但目前仍然供不應求。材料和勞動力短缺導致自2006年以來房屋建筑商積壓訂單數量急劇增加。
不斷上漲的房價加劇了人們對通脹的擔憂。“住房負擔能力已成為整個美國的普遍問題,”基利恩說。事實上,美國現在的房價同比漲幅在全球排名第四,僅次于瑞典、丹麥和俄羅斯。
設備的定價和需求繼續上漲
基利恩表示,并不是只有美國的房價在上漲,制造業通脹壓力也很高。
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訂單繼續攀升,訂單量現在可能已經達到頂峰。預計今年實際總產出將增長約 15%,預計接下來:
- 2022年增長4%。
- 2023年增長1%。
- 2024-28年增長6%。
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AEM)市場情報總監本杰明·迪克(Benjamin Duyck)表示,建筑設備行業繼續處于景氣周期,同時也更加趨于穩定。
根據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AEM)第二季度成員調查的結果,大約71%的設備制造商表示需求比第一季度有所增加。大約24%的受訪者表示2021年需求保持穩定。而在去年同期,85%的人認為需求環比增長,只有10%的人表示需求穩定。此外,85%的AEM成員預測未來12個月會繼續增長,只有1%預計會下降。
根據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AEM)的數據,與過去12個月相比,預計未來12個月主要的建筑設備類別的需求如下:
重型/輕型設備
- 過去12個月骨料產品增長了11%到15%(預期未來12個月將增長6%到10%)。
- 混凝土設備增長了6%至10%(預期增長1%至5%)。
- 土方設備增長了11%至15%(預期增長6%至10%)。
- 起重設備增長了6%至10%(預期增長6%至10%)。
- 照明設備趨于穩定(預期增長1%至5%)。
- 筑路設備增長了6%到10%(預期增 6%到10%)。
- 市政工程機械增長了11%至15%(預期增長11%至15%)。
零部件和屬具
- 過去12個月骨料產品增長了6%到10%(預期未來12個月將增長6%到10%)。
- 混凝土設備增長了11%至15%(預期增長11%至15%)。
- 土方設備增長了16%至20%(預期增長11%至15%)。
- 起重設備增長了11%到15%(預期增長6%至10%)。
- 筑路設備增長了11%到15%(預期增長11%到15%)。
- 市政工程機械增長了6%至10%(預期增長6%至10%)。
庫存下降,訂單積壓增多
隨著需求的持續增長,許多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AEM)成員表示現在的庫存水平過低。大約45%的受訪者表示,過去幾個月的庫存水平一直在下降。庫存量太低就表示必須快速提高生產量。
大多數協會成員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但新訂單也在增加,導致未完成訂單不斷增多。
重型/輕型設備
- 66% 表示第二季度產量增長。
- 83% 表示新訂單增多。
- 87% 表示積壓訂單增多。
零部件和屬具
- 90% 表示第二季度產量增長。
- 97% 表示新訂單增多。
- 90% 表示積壓訂單增多。
“美國設備制造商協會(AEM)將近95%的成員都遇到了供應鏈問題,”迪克說,“超過一半的人表示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在美國國內和全球都是如此。零部件制造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認為主要問題不一定在于終端或物流接收。主要問題在于供應商來源,尤其是國際運輸。”(文章來源于網絡)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為引用該信息,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系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站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文。
![]() |
![]() |